这首诗以芳香的兰、若,比喻有才华的志士。表明他们虽想流芳百世,但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坎坷一生,终无所成。好比兰若虽然品格高洁,幽香清雅,独冠群芳,但在时光流逝、秋风降临之际,也有岁华零落、芳意难成之憾。诗的前四句,盛赞兰、若风采秀丽;淡雅天然,它们生长在春夏之间,叶子青青,长势非常茂盛。它们不像桃李那样竞艳争荣,也不像荷花那样亭亭玉立。它们开放在树林之间,红花紫茎,独标异采。竟使林花为之减色。它们没有辜负自然的禀赋,抱着芳洁的心愿,为人世带来了芬芳。它们的情操,是可以和有才美的志士相比的。
诗的后四句,先以“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两句,感叹时光流逝得很快:白日渐渐地西沉了。秋风不觉已经飘动了。兰若此时处于秋风的侵袭之下,也不免有芳华易逝的愁思。接着又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两句,深沉地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经过秋风的摧折,兰若的香花,也竟归于凋落他们所怀抱的美好的理想,也就落了个空,不能最终有所成就。这也好比志士一样,虽有济世利民的宏愿,但人世间的重重折磨,又使他们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全诗意境深沉,引人深思,美好的心愿和崇高的志节,在外界的侵凌之下,并不能对生命的世界有多少贡献。志士仁人们,应该怎样正视这个严酷的现实呢?
Copyright © 2011-2020
古诗文网©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