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
诗词标签:
译文
逐句全译
注释
1
扁舟: 小船。
2
辈流: 同辈人。
3
郑虔: 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耽酒,沉溺于酒。
4
李广: 西汉名将,李广长于骑射,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
5
老不侯: 到死都不得封侯。
6
吴笺: 吴地所产的一种用于书写的小幅纸张。
全文
收起
赏析

这首诗诗人抒写了不寐之夜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抒发了深沉激烈之情。

首联陆游的山阴故居,乃水乡泽国,家中备有小船,所以他可以“萧萧白发卧扁舟”,酣然入梦。老诗人的身体躺在家乡的小船里,可心中仍在思虑着国家大事。当年和他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关河期许的朋友,有不少已经与世长辞。六年前,范成大卒;五年前,陈亮卒;四年前,赵汝愚自杀;是年初,朱熹卒。——这便是“死尽中朝旧辈流”所指。“中朝”,即朝中,朝廷。

颔联“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孤枕梦”之“孤”,自是实写,然又恰与上联之“死尽”相对,照应极严。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美梦,把他从梦寐以求的万里关河天气了,四山的秋色和着雨丝风片一齐向他袭来。回思梦中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不由得想起两位古人——郑虔和李广。

颈联“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唐玄宗时郑虔文才很高,他的诗、书、画,曾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而嗜酒。汉将李广长于骑射,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最后自杀。陆游自信文可以比郑虔,武可以比李广,而自己晚年的遭遇也与郑、李相仿佛。这两句的“自笑”和“何妨”,是句中的诗眼,透露出诗人的心曲。“自笑”,非自我解嘲,而是欣慰之情的表现。当他出于政治斗争的考虑,决定辞官时,忍饥寒而免羞愧,故有欣慰之“自笑”。“何妨”者,境界颇高。诗人所关心的,决非自己的名位权势。大而言之,是国家的统一;小而言之,是品德的高洁。

尾联“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这里的“清愁”既是前面所写“孤枕梦”的余波,也是秋风秋雨的阴影。梦里的万里关河,醒来变为一叶孤舟,梦中的驰骋沙场,醒来变为老病卧床。

全诗脉络分明,针线细密,无懈可击,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哀。

全文
收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这时陆游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距离他被罢官回山阴家居也已十几年了。年迈的诗人躺在家乡的小船里,想到当年和他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关河相期许的朋友,有不少人已经与世长辞,令人感伤。诗人自己虽已经是风烛残年,困居乡里,但是他心中仍在忧念国事。

全文
收起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九千三百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全文
收起作者
作者作品
更多关于陆游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