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诗词标签:
赏析
初中语文课文第二册课文《假使我们不去打仗》,选自《抗战诗抄》,是诗人田间30年代中叶写就的一首街头诗。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的疯犯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 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起来、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故意设置疑问,自问自答,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它的运用,可以制造强烈的悬念,启发读者深入思考。这首小诗的标题就是一个设问句。我们根据语感和内容将其补充完整,事实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会怎么样?” 它提出的是一个当时国人应该怎样去对待这场战争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引起悬念,而且这篇文章也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一(第1句):提出“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这个警醒人心的问题。
二(第2-3句):写如果我们不反抗,敌人就会把我们凶残地杀戮。
三(4—6句): 写敌人还会鄙视不反抗而遭杀害的同胞的尸骨,在人格上加以践踏。
其中第二、三部分,是二组假设的具体形象: 一表明敌人不会放弃杀戮,会“用刺刀杀死了我们”;二是“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这二组形象一针见血地写出了敌人的凶残,不仅是用刺刀杀死,还要辱及尸骨,从而巧妙地回答了标题的设问。
田间的这首诗描绘的假设情景使人民明白了不去打仗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情绪,比从正面抒写爱国思想和抗日志向,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刺激了当时国人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用一种强烈爆发出的民族尊严与人格尊严回答了侵略者杀气腾腾而得意洋洋的挑畔。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文章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首小诗正起到了这样的社会作用,它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华热血男儿奋勇无畏地走上抗日疆场,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起到了警醒人心的巨大作用。
此外,这首诗多用口语,通俗易懂,没有含蓄的弦外之音,只是一句句质朴有力而掷地有声的口头话语,语气急促, 字字如鼓。用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来说, 这首诗是“一字字打入你耳中,打在你的心上”。是的,这首诗气势慷慨激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战斗性。
这首诗使人们在假想而又现实的淋漓鲜血面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 就必须起来战斗,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
目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反华分子参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田间的这首小诗难道不正是他们恶行滔天的如山铁证?无论当时, 还是现在,田间的这首小诗如战斗的鼓点,警醒我们,勿忘历史,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全文
收起
作者介绍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生于安徽无为。1933年入上海光华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参加《新诗歌》、《文学丛报》的编辑工作。1935年出版诗集《未明集》,次年又出版《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描绘农民的痛苦和反抗。1937年春去日本,同年7月回国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任战地记者。1938年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同年出版诗集《呈在大风沙里奔走的岗卫们》。1943年出版《给战斗者》。这些作品充满战斗精神,感情强烈,诗句简短,被誉为「时代的鼓手」。1943年起,先后任雁北地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张家口市委宣传部长等职。这时期的诗作着力表现根据地的新人物、新世界,出版有《盂平英雄歌》、《她也要杀人》、《赶车传》(第一部)等诗集。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部副部长、文学讲习所主任、河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出版《汽笛》、《芒市见闻》、《马头琴歌集》、《英雄战歌》、《非洲游记》等诗集及散文集《板门店记事》、《欧游札记》等。1989年出版《田间诗文集》。
全文
收起作者
作者作品
《给战斗者(在没有灯光)》
【给战斗者】在没有灯光没有热气的晚上,我们底敌人来了,从我们底手里,从我们底怀抱里,把无罪的伙伴,关进强暴的栅栏。
他们身上裸露着伤疤,他们永远呼吸着仇恨,他们颤抖,在大连,在满洲的野营里,让喝了酒的吃了肉的残忍的总管,用它底刀,嬉戏着──荒芜的生命,饥饿的血……一亲爱的人民!
人民,在芦沟桥……在丰台……在这悲剧的种族生活着的南方与北方的地带里,被日本帝国主义者底枪杀斥醒了…………二是开始了伟大战斗的七月呵!
七月,我们起来了。
我们起来了抚摩悲愤的眼睛呀;
我们起来了,揉擦红色的脚跟,与黑色的手指呀!
我们起来了,在血的农场上,在血的沙漠上,在血的水流上,守望着中部,边疆。
经过冰雪,经过烟雾,遥远地遥远地我们呼唤着爱与幸福,自由和解放……七月我们起来了,呼啸的河流呵,叛变的土地呵,爆烈的火焰呵,和应该激动在这凄惨的地上的复活的歌呵!
因为我们是生长在中国。
在中国,人民的幼儿需要哺养呀,人民的牲群需要畜牧呀,人民的树木需要砍伐呀,人民的禾麦需要收获呀!
在中国,我们怀爱着──五月的麦酒,九月的米粉,十月的燃料,十二月的烟草,从村落底家里从四万万五千万灵魂底幻想的领域里,飘散着祖国的热情,祖国的芬芳。
每天每天,我们要收藏──在自己的大地上纺织着的祖国的白麻祖国的蓝布,…………因为我们要活着,永远地活着,欢喜地活着,在中国。
三我们是伟大的中国底伟大的养子呵!我们曾经在扬子江和黄河底热燥的水流上,摇起捕鱼的木船;
我们曾经在乌兰哈达沙土与南部草地的周围,负起着狩猎的器具;
强壮的少女,曾经在亚细亚夜间燃烧的篝火底野性的烈焰底左右,靠近纺车,辛勤地纺织着………………我们曾经用筋骨,用脊骨,开扩着──粗鲁的中国。
我们,懒惰吗?
犯罪吗?我们,没有生活的权利,与自由的法律吗?
为什么──亲爱的人民,不能宽敞地活下去,平安地活下去呢!
四伟大的祖国,悲剧的日子来了,暴风雨来了,敌人来了……敌人突破着海岸和关卡,从天津,从上海。
敌人,散布着炸弹和瓦斯,到田园,到池沼。
敌人来了,恶笑着,走向我们。
恶笑着,扫射,绞杀。
它要走过我们四万万五千万被害死了的无声息的尸具上播着武士道底胜利的放荡的呼喊……今天,你将告诉我们以战斗或者以死呢?
伟大的祖国!五我们必需战斗了,昨天是懦弱的,是惨呼的,是挣扎的四万万五千万呵!
斗争或者死……我们必需拔出敌人的刀刃,从自己的血管。
我们人性的呼吸,不能停止;
血肉的行列,不能拆散;
复仇的枪,不能扭断;
因为我们不能屈辱地活着,也不能屈辱地死去呀………………阳被掩覆了,疆土的烽火,在生长着;
堡垒被破坏了,兄弟的尸骸,在堆积着;
亲爱的人民,让我们战争,更顽强,更坚韧。
六…………我们往哪里去?在世界,没有大地,没有海河,没有意志,匐匍地活着也是死呀!
今天呀,让我们死吧,但必需付出我们最后的灵魂,到保护祖国的神圣的歌声去……亲爱的人民!
亲爱的人民!抓出木厂里墙角里泥沟里我们的武器,挺起我们被火烤的,被暴风雨淋的,被鞭子抽打的胸脯,斗争吧!
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七在诗篇上,战士底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
(一二。
二四。
一九三七。
武昌)
更多关于田间的古诗